新闻中心
NEWS&ARTICLES

超级工厂建设

2025-01-14

2024年岁末,在埃夫特(35.500, 0.45, 1.28%)位于安徽芜湖的工厂内,新下线的工业机器人一批接一批被发往下游客户。埃夫特董事长游玮表示,过去一年里,这样的节奏已成为常态。

每个月,他们基本要完成近20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任务。焊接和喷涂两个品类的产品,同比更是实现了近100%的增长。2024年8月,埃夫特宣布,将在安徽芜湖新建一处未来年产能达10万台的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,总投资近19亿元。

游玮表示,随着国产机器人的崛起,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,导致很多的传统制造业原来买不起机器人或用不起机器人的场景,逐步可以采用机器人进行人工替换。2025年随着下游的一些行业复苏,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会持续得到增长。

据央视财经此前消息,最近,国内业界宣布开启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。业内人士介绍,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,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。

2025年1月11日,OpenAI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,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,该部门将自主研发机器人及定制传感器套件。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“通用”“自适应”“多功能”机器人,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,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。

  与此同时,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相关技术进展和量产目标。日前,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预期量产目标,2026年目标是生产5万至10万个人形机器人。

  此外,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(以下简称“2025CES”)上,英伟达宣布推出“世界基础模型”NVIDIA Cosmos。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,通过Cosmos,开发人员可以使用Omniverse创建三维场景,然后使用Cosmos将其转换为照片级逼真的场景,再通过同时生成多个模型,帮助机器人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,从而实现机器人更快学习和进步。

高盛预计,到2035年,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。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,中国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。